骨傳導耳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大多數聲音是通過我們的耳膜聽到的。耳膜將聲波轉換為振動,并將其傳送到耳蝸(或內耳)。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內耳會繞過鼓膜直接聽到振動。事實上,這也是我們聽到自己聲音的方式之一,也是鯨魚的聽覺方式——骨傳導。
著名作曲家貝多芬失聰后,他發現了一種新的聽音方式——骨傳導。他找到了一種通過他的下顎骨聽到鋼琴聲音的方法,就是將一根桿子連接到他的鋼琴上并用牙齒咬緊它。當振動從鋼琴轉移到他的下巴時,他會感知到聲音。這已經證明聲音可以通過鼓膜以外的另一種介質到達我們的聽覺系統,另一種介質就是我們的骨頭。
正常的聲波實際上是空氣中的微小振動,通過空氣傳播到我們的耳膜。耳膜依次振動,將這些聲波解碼為不同類型的振動,由耳蝸(也稱為內耳)接收。耳蝸與我們的聽覺神經相連,后者將聲音傳送到我們的大腦
骨傳導繞過耳膜。在骨傳導聆聽中,骨傳導耳機扮演耳膜的角色。這些設備對聲波進行解碼,并將其轉換為可以由耳蝸直接接收的振動,因此耳膜永遠不會受到影響?!奥曇簟蓖ㄟ^頭骨和皮膚以振動的形式到達耳朵。
其實大多數聽力損失病例是由于耳膜受損。由于骨傳導不使用鼓膜,聽力有問題的人可以通過骨傳導再次聽清楚,前提是他們的耳蝸健康正常。
一般來說,聽力損失可以分為三類。傳導性聽力損失、感知性聽力損失和混合性聽力損失。傳導性聽力損失與聲音傳輸錯誤有關,主要是由于耳膜受損。骨傳導能夠幫助傳導性聽力損失,因為骨傳導裝置起到鼓膜的作用。感知性聽力損失與難以感知耳蝸聽覺神經的振動有關。骨傳導對感知性聽力損失的效果較差。至于混合性聽力損失,好提前建議進行試驗,以確定骨傳導是否可以幫助混合性聽力損失,因為它因人而異。
標簽:骨傳導